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环保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追求愈发成为社会共识。位于江西省的万安水电厂,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的重点水力发电项目,正是这个转型新模式的缩影。冬日时节,扎根于井冈山下的赣江河畔,万安水电厂的五台机组正齐声轰鸣,源源不断地为周边提供着清洁能源。
万安水电厂的奠基于1958年,但由于历史原因,建设经历了多次波折。1961年工程停建,1978年复工,至1986年被列为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工程。至1990年11月16日,经过漫长的岁月磨砺,万安水电厂终于顺利投产,成为赣中南地区的重要能源基地。
经过34年的艰苦奋斗,万安水电厂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还积极推动生态平衡,承担起防洪抗旱、调水灌溉等多重使命。万安水电厂以“水能兴邦、电力报国”的理念推动各项工作,无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万安这个红色土地上的千家万户。
作为江西省最大的常规水力发电厂,万安水电厂始终把改革与创新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国有企业改革加速的当下,万安水电厂明白准确地提出建设“三大基地”的发展愿景,力求在存量和增量中寻求新突破。
为了优化企业未来的发展,电厂积极检测和分析,结合真实的情况,制定出针对性强的企业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培养人才、改进技术和提升管理效率,万安水电厂打通了生态链、价值链和业务链,实现了各项工作的紧密贯通和协同发展。
另外,伴随着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万安水电厂还积极引导干部职员走出围墙,拓展市场,与多家新能源企业合作。这不仅使得企业自身的成本得以降低,还向外输出了大量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万安水电厂的人才教育培训策略值得一提。近年来,该厂形成了以“肖冬梅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工作室内的青年骨干们,在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的同时,也为电厂带来了丰富的创造性解决方案。比如,自主研发的智能型液压支柱推力轴承受力调整系统,让检修工序的效率大幅提升。
通过这些措施,万安水电厂既确保了生产的全部过程的安全与高效,也为全体员工创造了更好的成长环境。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年轻干部的比例逐年提升,如90后年轻干部占比达16%。这样的局面为万安水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2024年6月,江西省因强降雨形成了第2号洪水,万安水电厂充分的发挥水利工程的防洪减灾作用,展现出了国企的责任与担当。通过合理科学的调度,该厂成功将洪峰流量由8330立方米每秒削减至5500立方米,为赣江流域的安全度汛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样的表现,充足表现了万安水电厂对社会和国家责任的另一次生动诠释。当传统能源形式遭遇挑战时,他们依然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地方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展望未来,万安水电厂将继续秉持初心,坚守发展使命。凭借着在34年间淬炼出的企业文化、技术创新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万安水电厂一定会在未来的道路上持续为江西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贡献力量。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我们期待着这颗红土地上的“能源明珠”将更加璀璨、更加夺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央广网,市场动向与行业内幕尽在掌握。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的观点,谢谢观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